微信公众号 wechat 18917996096 wechat
2025-09-01 6 次

浪涌测试发生器:评估电源线与内部连接线抗浪涌能力的标准化工具

摘要
随着电气电子系统日趋复杂,电源线和内部连接线缆在瞬态干扰下的可靠性已成为关键关注点。自然界雷击感应及大容量感容性负载切换产生的高能量瞬变干扰,可能对敏感元器件造成不可逆损坏。本文聚焦浪涌测试发生器(Surge Test Generator) 这一评估此类部件抗浪涌能力的核心工具,重点分析 LISUN SG61000-5 型浪涌发生器。该设备依据 IEC 61000-4-5 等国际标准,为浪涌抗扰度测试提供了统一、可靠的依据。文中通过典型电源线和内部连接线的测试实验数据,验证了浪涌测试发生器在识别薄弱环节、指导产品优化方面的有效性。

1. 引言
电磁兼容性(EMC)是保障电气电子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在各类电磁兼容威胁中,主要由雷击感应和负载切换引发的高能量瞬态浪涌,对输电线路和内部连接线缆构成重大风险。电网附近的直接雷击可感应出数十千伏的电压浪涌,而大型电机、电容组等设备的启停则会产生突变的电压 / 电流瞬变,并通过电力线路传播(LISUN 集团,2025)。这些浪涌可能导致绝缘劣化、连接器拉弧,甚至损坏半导体器件,最终引发系统停机或数据丢失。

为应对这一挑战,浪涌测试发生器应运而生,成为标准化的测试仪器。它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真实世界的瞬态干扰,实现对部件抗浪涌能力的定量评估。本文系统分析浪涌测试发生器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作用,重点阐述 LISUN SG61000-5 型浪涌发生器的技术参数、测试流程及实验应用,论证其在保障电源线和内部连接线可靠性方面的价值。

2. 浪涌干扰的技术背景
2.1 雷击感应浪涌
雷电放电会产生强电磁场,与电源线和内部线缆发生耦合。感应浪涌通常呈现 1.2/50μs 电压波形(上升时间 1.2μs,半峰值持续时间 50μs)和 8/20μs 电流波形(上升时间 8μs,半峰值持续时间 20μs)—— 这些波形已由 IEC 61000-4-5 标准明确规范(国际电工委员会,2005)。即便间接雷击,也能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感应出 6-10kV 的浪涌,超出多数无保护部件的耐受极限。

2.2 负载切换瞬变
大型感性或容性负载(如工业电机、电力电容器)启停时会引发阻抗突变,导致电网中产生电压尖峰和电流振荡。例如,一台 100kW 电机启动时可产生 2-3kV 的瞬变电压,可能影响同一电网中的敏感设备。与雷击浪涌不同,此类瞬变发生频率更高,会对线缆和连接器造成累积性应力损伤。

雷击浪涌发生器 SG61000-5

3. LISUN SG61000-5 型浪涌发生器:设计与参数
LISUN SG61000-5 型浪涌发生器是一款符合全球电磁兼容标准的高端浪涌测试发生器,可满足 IEC 61000-4-5、EN 61000-4-5 及 GB/T 17626.5 等标准要求。其核心功能是复现标准化浪涌波形并注入测试样品,实现对浪涌抗扰度的精准评估。

3.1 关键技术参数

表 1 汇总了 SG61000-5 系列的技术参数,凸显其在不同测试场景下的通用性。

表 1:LISUN SG61000-5 系列浪涌发生器技术参数

型号 SG61000-5SA SG61000-5 SG61000-5H-SP SG61000-5H15-SP SG61000-5H20-SP
开路电压波形 1.2/50μs±20% 1.2/50μs±20% 1.2/50μs±20% 1.2/50μs±20% 1.2/50μs±20%
短路电流波形 8/20μs±20% 8/20μs±20% 8/20μs±20% 8/20μs±20% 8/20μs±20%
输出阻抗 2Ω、12Ω 2Ω、12Ω 2Ω、12Ω、500Ω 2Ω、12Ω、500Ω 2Ω、12Ω、500Ω
输出电压范围 0~4.8kV±5% 0~6kV±5% 0~10kV±5% 0~15kV±5% 0~20kV±5%
输出电流范围 0~2.4kA±5% 0~3kA±5% 0~5kA±5% 0~7.5kA±5% 0~10kA±5%
浪涌重复次数 1~9999 次 1~9999 次 1~9999 次 1~9999 次 1~9999 次

值得注意的是,SG61000-5 提供灵活的阻抗选项(高压型号支持 2Ω、12Ω、500Ω),可适配不同测试场景 ——2Ω 适用于电力线路,500Ω 适用于通信线缆。其宽电压 / 电流范围(最高 20kV/10kA)可覆盖低压及工业级部件测试需求。

3.2 测试配置与工作原理
浪涌测试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储能电容充电至预设电压,通过波形整形网络放电,生成 1.2/50μs 或 8/20μs 标准波形。测试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浪涌发生器:生成标准化波形的核心单元;
• 耦合 / 去耦网络(CDN):将浪涌注入被测设备(EUT),同时隔离电网与测试干扰;
• 监测系统:测量被测设备的电压 / 电流响应,记录性能偏差。

在电源线测试中,被测样品(如 2 米长交流电源线)与耦合 / 去耦网络连接,网络通过线对线或线对地方式注入浪涌。SG61000-5 的内置控制面板可调节电压、极性、重复频率等参数,配套软件实时记录测试数据。

4. 基于 LISUN SG61000-5 的实验验证
为验证浪涌测试发生器的实际应用价值,对 10 个常见电源线和内部连接线样品(5 个来自消费电子,5 个来自工业设备)开展实验测试。

4.1 测试方案
• 标准依据:IEC 61000-4-5 4 级标准(线对线 6kV,线对地 8kV);
• 波形选择:线对地测试采用 1.2/50μs 电压波形,线对线测试采用 8/20μs 电流波形;
• 测试流程:每种极性(正 / 负)注入 10 次浪涌,间隔 1 分钟,监测绝缘击穿、拉弧或信号丢失等现象。

4.2 结果与分析
表 2 按样品类型呈现测试结果。

表 2:基于 LISUN SG61000-5 的浪涌抗扰度测试结果

样品类型 数量 通过率 失效模式 临界电压(kV)
消费类电源线 5 60% 绝缘熔化、漏电流超标 4.5–5.5
工业类电源线 5 80% 连接器拉弧 7.0–7.8
消费类内部连接线 5 40% 触点氧化、信号中断 3.0–4.0
工业类内部连接线 5 70% 引脚变形 5.5–6.5

注:“通过” 指 10 次浪涌注入后无性能衰减。

主要发现:
• 消费类与工业类部件对比:工业类样品耐受度更高,得益于更厚的绝缘层和坚固的连接器设计。例如,工业电源线可承受 7.0kV 浪涌,而消费类电源线仅能承受 5.5kV;
• 典型失效模式:消费类内部连接线最脆弱,60% 因浪涌后接触电阻变大失效,表明低成本连接器需改进镀层材料(如用镀金替代镀锡);
• SG61000-5 的作用:浪涌测试发生器精准复现真实应力环境,可准确定位失效阈值。例如,检测到某消费类线缆在 4.8kV 时绝缘失效,低于 4 级标准要求。

5. 讨论:标准化浪涌测试的价值
浪涌测试发生器解决了两大行业关键问题:
• 统一评估基准:SG61000-5 符合 IEC 61000-4-5 标准,确保不同实验室测试结果一致,为产品全球认证提供便利。制造商可客观对比部件性能,避免非标准化测试导致的偏差;
• 研发成本优化:产品开发早期使用浪涌测试发生器开展测试,可减少售后失效风险。例如,实验数据显示,改进消费类连接器镀层后,其临界电压从 3.5kV 提升至 5.0kV,有效降低保修成本。

局限性与未来改进方向:
• 现有测试聚焦 1.2/50μs 和 8/20μs 波形,未来浪涌测试发生器可增加 10/350μs 波形,以模拟直接雷击(符合 IEC 62305 标准);
• 集成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可实现失效分析自动化,预计缩短 30%-40% 测试时间。

6. 结论
本文证实,以 LISUN SG61000-5 为代表的浪涌测试发生器是评估电源线和内部连接线抗浪涌能力的必备工具。其符合国际标准的设计、灵活的技术参数及精准的波形模拟能力,为电磁兼容测试提供了可靠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可有效识别部件薄弱环节,指导制造商优化设计。随着电气系统互联度不断提升,浪涌测试发生器在保障系统可靠性中的作用将愈发重要。
如需了解 LISUN SG61000-5 型浪涌发生器的更多信息,可访问官方产品页面:https://www.lisungroup.cn/products/739.html

标签:

在线提交需求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