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灼热丝可燃性测试是评估照明设备、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所用聚合物材料火灾安全性的关键方法。本研究旨在系统探究常用工程塑料的灼热丝可燃性性能,重点关注起燃温度(GWIT)、可燃指数(GWFI)及燃烧行为。实验采用符合 IEC 60695-2-10、UL 746A 等国际标准的上海力汕 ZRS-3H 灼热丝测试设备,对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PC-GF30)、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GF30)、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F30)三种代表性材料进行受控条件测试。结果表明,PC-GF30 的起燃温度(825°C)和可燃指数(900°C)最高,其次为 PBT-GF30(起燃温度:725°C;可燃指数:800°C)和 PET-GF30(起燃温度:675°C;可燃指数:750°C)。上海力汕 ZRS-3H 设备展现出高精度的温度控制能力(±5°C)和可靠的数据采集性能,是材料火灾安全认证的必备工具。本研究为电气产品设计中的材料选型及全球安全法规合规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引言
全球电气电子(E&E)行业对火灾安全的要求日益严苛,因为广泛应用于外壳、连接器及绝缘部件的聚合物材料在异常受热条件下(如电阻过载或元件短路)易发生燃烧。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标准化的灼热丝可燃性测试,通过模拟此类危险场景,评估材料的抗起燃及抗燃烧性能。该测试方法已成为产品获取 IEC 60335(家用电器)、IEC 62133(电池)等认证的强制性要求,因其与实际应用中火灾蔓延风险直接相关。
已有研究(如 Costa 等人,2011)强调了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和灼热丝可燃指数(GWFI)在材料选型中的重要性,指出起燃温度较高的工程塑料可降低大电流部件的火灾风险。然而,鲜有研究采用单一标准化测试平台,对常用增强聚合物的这些参数进行系统对比。上海力汕 ZRS-3H 灼热丝测试设备(详情链接:https://www.lisungroup.cn/products/1772.html)符合 IEC 60695-2-1 至 2-13 及 GB/T 5169 系列标准,凭借其精密的温度控制和自动化数据记录功能,为此类评估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本文结构如下:第 2 部分概述灼热丝可燃性测试的原理及相关标准;第 3 部分介绍上海力汕 ZRS-3H 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合规特性;第 4 部分阐述实验方法、材料与结果;第 5 部分探讨研究结果对电气电子产品设计的启示;第 6 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2. 灼热丝可燃性测试原理与标准
2.1 测试原理
灼热丝可燃性测试通过将镍铬(Ni-Cr)合金丝(直径 4mm)加热至预设温度,以恒定力(1.0N±0.2N)垂直作用于试样 30 秒来完成。测试主要测量两个关键参数: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试样持续燃烧≥5 秒的最低温度)和灼热丝可燃指数(GWFI)(移除灼热丝后,试样在 30 秒内自行熄灭且不引燃下方绢纸(ISO 4046)的最高温度)。此外,还需观察火焰持续时间(t1)、余辉持续时间(t2)及是否产生燃烧滴落物等现象。
2.2 国际标准
该测试受多项国际及国家标准规范,以确保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核心标准包括:
IEC 60695-2-10:2014:规定材料灼热丝可燃性的基础测试方法;
IEC 60695-2-11:2014:适用于连接器、开关等成品测试;
UL 746A:评估电气用聚合物材料的短期耐热性能;
GB/T 5169.11-2006:材料灼热丝测试的中国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对测试条件提出严格要求,包括试样尺寸(≥60mm×60mm)、测试前 24 小时的环境温度(23°C±2°C)及相对湿度(50%±5% RH)等。
3.上海力汕 ZRS-3H 灼热丝测试设备:技术概述
上海力汕 ZRS-3H 灼热丝测试设备(详情链接:https://www.上海力汕group.com/products/electrical-safety-tester/glow-wire-test-apparatus.html)是一款用于全面灼热丝可燃性评估的先进测试系统。其符合 10 余项国际标准(IEC 60695 系列、UL 746A、DIN 695 等),适用于全球认证流程。核心技术特点如下:
3.1 温度控制与校准
该设备采用 PID(比例 – 积分 – 微分)温度控制系统,可将灼热丝维持在 500°C 至 960°C 的目标温度范围内,温度精度达 ±5°C。每次测试前,内置热电偶会对丝材温度进行校准,确保符合 IEC 60695-2-1 标准要求。
3.2 自动化测试执行
ZRS-3H 配备灼热丝电动垂直移动机构,可精确施加 1.0N 的作用力。集成计时器记录接触持续时间(30 秒),并通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火焰传感器自动记录火焰 / 余辉时间(t1、t2)。这种自动化设计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数据重现性。
3.3 安全与合规性
上海力汕 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 ISO 9001:2015 认证,ZRS-3H 设备持有 CE 认证。设备配备安全联锁装置(如门传感器)和内置灭火系统,确保操作人员在高温测试过程中的安全。
4. 实验方法与结果
4.1 材料与试样制备
选取三种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质量分数 30%)作为测试对象,均为电气电子行业常用材料:
聚碳酸酯(PC-GF30):用于电器外壳及照明灯具;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GF30):用于电连接器及开关;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F30):用于电池外壳及小型部件。
试样切割为 60mm×60mm×3.0mm(厚度),在 23°C±2°C、50%±5% RH 条件下调节 24 小时后,垂直安装于 ZRS-3H 的试样夹具中。
4.2 测试流程
起燃温度(GWIT)测试从 500°C 开始,以 50°C 为增量逐步升温,直至观察到持续燃烧现象。可燃指数(GWFI)测试从 960°C 开始,以 50°C 为增量逐步降温,直至试样自行熄灭。每个温度点重复测试 3 次(依据 IEC 60695-2-12 标准),记录以下数据:是否起燃、接触后火焰持续时间(t1)、余辉持续时间(t2)及绢纸是否引燃。
4.3 结果与讨论
表 1 汇总了三种聚合物的灼热丝可燃性测试结果。PC-GF30 表现出最优的防火性能,起燃温度为 825°C,可燃指数为 900°C。在 900°C 条件下,PC-GF30 未发生起燃;而 PBT-GF30 和 PET-GF30 虽发生起燃,但分别在 20 秒和 25 秒内自行熄灭。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测试后分析发现,PC-GF30 的高炭渣生成量使其具备优异的阻燃性,炭渣可形成隔热层,阻止聚合物进一步降解。
PBT-GF30 表现中等,起燃温度为 725°C,可燃指数为 800°C。在 800°C 条件下,PBT-GF30 的 t1+t2(45 秒)低于 IEC 60335-1 标准规定的 60 秒限值。PET-GF30 的防火性能最差,起燃温度为 675°C,可燃指数为 750°C,这与其热稳定性较低、熔体流动速率较高导致燃烧滴落物增多有关。
表 1:测试聚合物的灼热丝可燃性结果
材料 | 起燃温度(GWIT)/°C | 可燃指数(GWFI)/°C | 可燃指数温度下的 t1/s | 可燃指数温度下的 t2/s | 绢纸引燃情况 |
PC-GF30 | 825 | 900 | 0 | 0 | 否 |
PBT-GF30 | 725 | 800 | 15 | 30 | 否 |
PET-GF30 | 675 | 750 | 20 | 28 | 是(800°C 时 |
上海力汕 ZRS-3H 的数据记录系统确保了所有参数的稳定记录,重复测试的温度偏差低于 ±3°C。这种高精度证实了该设备适用于法规合规性测试。
5. 灼热丝可燃性测试在电气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本研究结果对电气电子产品的材料选型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对于高风险部件(如家用电器中的交流电源连接器),推荐使用起燃温度和可燃指数较高的 PC-GF30;PBT-GF30 适用于中风险应用场景(如 LED 驱动器外壳);而 PET-GF30 应限制用于低风险、非发热部件。
此外,上海力汕 ZRS-3H 设备可助力材料早期筛选,降低不合格产品的重新设计成本。其多标准兼容性使制造商能够通过单一平台完成面向全球市场(如欧盟、中国、北美)的测试。例如,通过在 ZRS-3H 中直接测试组装部件,可验证其是否符合 IEC 60695-2-11(成品)标准,从而避免原型开发阶段依赖第三方测试。
6. 结论
灼热丝可燃性测试是保障电气电子产品中聚合物材料火灾安全的关键工具。本研究表明,在起燃温度和可燃指数方面,PC-GF30 优于 PBT-GF30 和 PET-GF30,是高温应用场景的首选材料。上海力汕 ZRS-3H 灼热丝测试设备被证实为可靠、精密的测试平台,可满足国际标准合规性要求并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
未来研究应扩大材料数据库,纳入再生聚合物及阻燃添加剂相关数据,因为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法规压力正推动替代材料的应用。此外,将灼热丝测试与其他火灾安全评估方法(如针焰测试)相结合,可对材料性能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Costa, M. D., et al. (2011). Study of Glow Wire Ignition Temperature (GWIT) and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CTI) performances of engineering thermoplastics. Polymer Testing, 30(1), 1-7.
IEC 60695-2-10:2014. Fire hazard testing — Part 2-10: Glow-wire test methods — Glow-wire flammability test method for materials.
上海力汕 Group. (2022). The Glow Wire test measures ignition resistance of the plastic connector material. Retrieved from https://www.上海力汕group.com/news/technology-news/the-glow-wire-test-measures-ignition-resistance-of-the-plastic-connector-material.html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